鯉城區緊緊錨定司法所是基層法治建設主力軍的職能定位,以黨建引領、守正創新、勇于實踐為牽引,通過“三聚三新”,構建“一所一品、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真正讓“小小司法所、發揮大作用”。2021年以來,連續在四屆的全市司法所“強基礎、展亮點、創品牌”評述活動中累計榮獲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
一、聚焦職能定位,展現司法行政新作為
1.開啟立法民意“直通車”
在開元司法所成立全市首個“政府基層立法聯系點”,借助人大代表與聯絡員的聯系互動,拓寬立法意見建議反饋渠道。線下設置實體意見箱,線上在公眾號及時發布草案征求意見稿,同時積極深入基層社區、企業等,通過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把“開門立法”的理念和征詢意見的內容傳達給基層群眾,從社會“神經末梢”收集立法金點子,及時傳遞基層群眾的聲音,確保立法能夠真正反映民眾的需求和關切,最大限度反映最真實的民眾聲音。聯系點成立以來,共開展立法建議征集座談會29場次。
2.奏響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協奏曲”
在金龍司法所試點成熟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全面鋪開基層司法所協助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試點工作,推進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職能向基層延伸。一是主動靠前,動態管理街道行政執法人員,打造“一隊一室一會”模式,實現多元聯動協同推進。二是探索“伴隨式”監督,推廣應用“閩執法”平臺,“數智”賦能行政執法,以調解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三是在全市創新實行司法所行政執法案卷初查機制,推行監督聯系卡,建立12345平臺信息互通機制,拓展監督渠道,以培訓研討促執法人員履職能力提升。
二、聚焦區情實際,滿足社會發展新需求
1.立足世遺保護,護航文化遺產傳承
臨江司法所立足古城核心,圍繞轄區3個世遺點和8個文保單位,傳承宋元法治基因,探索“法治護世遺”路徑。一是黨建引領,讓法治基因在古城生根。“1黨員+n志愿者”法治網格覆蓋世遺核心區,創新融合“廟會普法”,覆蓋近百萬人次。二是定分止爭,用法治智慧解世遺紛爭。組建專班攻克寶海庵征遷、中山南路改造等項目中原住民與城市更新世遺保護之間的矛盾,累計服務50余戶次;開發“城南無游愁”糾紛調處小程序,快調文旅糾紛。三是共治共享,攜法治力量助世遺管理。推動修訂居民公約,融世遺保護于日常;根據《“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開展執法監督,提出并推動落實“店外店整治”“燃氣安全整治”等4條建議,世遺點周邊案件比降約30%。
2.立足著名僑鄉,拓展涉僑法律服務
江南街道華僑歷史文化濃厚,華僑、歸僑、僑眷僑屬約占常住人口的30 %。司法所緊貼轄區僑情,從涉僑群體入手,建立涉僑(港、澳、臺)法律工作站,組建了一支由街道分管僑務的領導、僑聯工作人員、公安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律師組成的專業法律服務隊。為僑界群眾和涉外主體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仲裁對接等“一站式”法律服務,有效破解了涉僑涉外矛盾化解周期長、流程復雜等難題,提升了涉僑法律服務的精準性和高效性,以法治之光護僑益聚僑力暖僑心。
3.立足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針對常泰街道車行、汽配聚集的特點,著眼汽車消費市場蓬勃發展帶來的汽車消費糾紛增長趨勢,以及汽車消費糾紛涉及主體多元、技術認定復雜、責任界定模糊等因素,導致處理周期長、維權成本高問題。司法所因勢破題,牽頭成立“鯉城區汽車消費糾紛快速處理中心”,聯動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對接45家汽車4S店,推動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協同聯動,主動靠前服務、公正調解,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進一步降低維權成本,讓消費者和車企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溫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聚焦基層治理,回應群眾法治新期待
1.打造巡回調解品牌
浮橋司法所成立“三所聯調”中心,探索建立了以“三所聯調”為基礎,聯動一支“兩代表一委員”巡回調解隊,引入各行各業等N種調解元素共同參與的“3+1+N”聯動聯調工作機制。實行“中心常駐+巡回流動”相結合的解紛工作模式,建立了以“三所聯調”中心為圓心,以社區網格為半徑,以服務群眾為“周長”的“巡回調解輻射圈”。近年來,累計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96件,涉及調解協議金額2700余萬元,經驗做法被《人民法制》《福建法治報》等主流媒體報道,并在省司法廳《千所萬會大調解》專題節目中展播。
2.打造老兵調解品牌
鯉中司法所整合街道資源,挑選7名退役老兵+3名專職調解員組建一支實干型老兵調解隊伍,發揚老兵“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以老兵“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離軍不離黨”的情懷投身古城保護,非遺傳承,創新“世遺楓橋”老兵調解,貢獻守護古城老兵力量。自“老兵調解”工作室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420余件,其中不乏如國家級文物施瑯故居內部析產、集體欠薪等重大糾紛,涉及金額累計超過597萬元,群眾的滿意度100%。
3.打造家事調解品牌
在家事調解基礎上延伸“司法+婦聯”多元解紛新模式。借助鯉城區婦女援助中心海濱工作站,打造集矛盾排查、糾紛化解、心理咨詢、法律援助、困難幫扶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深化司法所、調委會、綜治中心、派出所、法院、律所“六方聯動”作用,進一步拓寬糾紛解決渠道,積極動員平安志愿者、保安員、物業工作者、樓組長等群防群治力量,及時調處各類隱性矛盾。近年來共調處婚姻家庭糾紛155件、鄰里糾紛1421件,調解成1571功件,調解成功率達99.7%;組織開展交流培訓、普法講座25場次。
下一步,鯉城區將以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持續深化鞏固現有司法所品牌成果,展現新時期司法行政機關新擔當新作為,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法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