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什么?
有哪些形式?
如何申請?
一起來看
法律援助是什么?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體系服務的組成部分。
誰可以尋求法律援助
???因經濟困難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人員,包括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等。
???不受經濟條件限制的人員:
?。坑⑿哿沂拷H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
?。恳蛞娏x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
?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
?。吭馐芘按?、遺棄或者家庭暴力受害者主張相關權益;
???法律、法規、章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援助服務有哪些形式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組織法律援助人員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法律咨詢;
?代擬法律文書;
???刑事辯護與代理;
???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
???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縿趧訝幾h調解與仲裁代理;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誰來組織實施法律援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補貼。
到哪里申請法律援助
對訴訟事項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辦案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非訴訟事項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爭議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法援發展歷程
1994年
我國開始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1996年
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規定了法律援助的有關內容
2003年
國務院頒布實施了《法律援助條例》,確定了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框架,對法律援助的政府責任、經費保障、機構設立、援助范圍、組織實施、法律責任等問題作了規定
2015年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對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作出全面部署
2021年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202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的出臺,對于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意義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的亮點
明確法律援助的提供主體
?。糠稍鷻C構可以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安排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可以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扛叩仍盒?、科研機構可以組織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作為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等法律援助;
???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適當擴大法律援助范圍
?關于刑事法律援助:除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外,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
?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的申請事項有所增加,包括:
?依法請求國家賠償;
?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
???請求發給撫恤金;
?。空埱蠼o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
???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
???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將再審案件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明確將“經濟困難證明”改為“經濟困難狀況說明”
?。拷洕щy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人應當如實說明經濟困難狀況。法律援助機構核查申請人的經濟困難狀況,可以通過信息共享查詢,或者由申請人進行個人誠信承諾。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核查工作,有關部門、單位、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明確了免于核查經濟困難狀況的情形
???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
???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
?。可暾堉Ц秳趧訄蟪昊蛘哒埱蠊鹿嗜松頁p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人員。
明確法律援助補貼免征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明確受援人法律責任
???受援人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法律援助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的費用,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