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4年12月底,我區就業局勢總體保持穩定,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3人,其中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2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343人。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狠抓政策落地,多措并舉穩就業
一是積極推進拓崗穩工。結合《鯉城區2024年一季度經濟“開門紅”“開門穩”工作方案》,聯系工作職責,提出11條工作措施。打造“暖心有鯉”、“引才有鯉”、“創業有鯉”三個招工品牌,內拓就業崗、外引勞動力,通過“千里送崗”“直播帶崗”“招聘夜市”等形式,線上線下聯動,深入組織開展招聘活動,進一步拓寬企業招工引才渠道。組織火炬電子、鴻星爾克等5家重點參加泉州市2024年百家名企新春招聘展播活動,拍攝招工宣傳短視頻6部。2024年以來,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96場次,赴四川、云南、三明等地開展勞務協作6場次,共提供就業崗位53552個次。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1-12月累計為企業減輕失業保險繳費負擔約3373萬元。二是積極搭建用工平臺。搭建校企對接平臺,推送企業用工環境、崗位需求等信息,根據院校專業與鯉城區重點產業匹配情況,引導企業與院校深度對接,開展現場招聘、名企推介,并推動校企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等合作關系,助力企業更精準引進產業急需的高校畢業生。依托“一網統管”,將就業人才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建設“鯉城區人才就業超市”,運用信息化技術為企業和人才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人才政策宣傳和引才崗位對接服務。三是積極兌現各類獎補。通過人策匹配系統、進居入企、公眾號等方式,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2024年以來共兌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等各類穩就業獎補資金近989.026萬元,惠及企業4622家。發放價值520元的“我愛鯉”外來務工人員留鯉過年禮包1963份。
二、緊盯重點群體,施策精準促就業
一是緊盯高校畢業生。制定出臺《2024年鯉城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五條措施》,從創造就業崗位、強化就業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優化就業環境入手,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高校畢業生在鯉就業創業。2024年以來,共發放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生活補助、安居補助及社會補貼、入職中小微企業補貼、涌泉行動社保補助1617.77萬元,惠及2402人次。打造“聚才有鯉,職等你來”引才品牌,組織部分重點企業赴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華僑大學、經貿學院等21所省內外高校舉辦校園招聘引才活動8場,新建校園引才工作站3個,提供崗位12648個次。二是緊盯就業困難人員。持續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公益性崗位418個,吸納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失業青年、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人,發放補貼資金0.2萬元。引導歡興家政等企業吸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社區矯正人員就業,共提供崗位50余個。發揮失業保險兜底作用,1-12月共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926.78萬元,其中發放失業金9039人次1597.47萬元,代繳醫保7754人次320.03萬元,物價補貼、春節臨時價格補貼579人次11.58萬,農民工一次性生活補助1人次0.7萬元。三是緊盯創業人員。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帶動就業等政策,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共10.2萬元。為幫助鯉城區初創企業經營管理者提升素質能力,拓寬學員視野,更新觀念,提升發現機會、整合資源、創造價值的能力,推動初創企業健康發展,組織55名鯉城區初創企業經營者參加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發放補貼54萬元;組織12名鯉城區初創企業經營者參加北京大學高級研修班,發放補貼10.8萬元。組織指導10個項目申報“大中專畢業生創業省、市級資助項目”,其中3個項目通過初審。組織3個項目參加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泉州市選拔賽,其中1個項目(和譜云連鎖)獲評三等獎。四是緊盯靈活就業人員。立足鯉城文旅產業靈活用工需求,以“樂業無門檻,服務有溫度”為核心理念,以服務“零”距離、就業“零”障礙、對接“零”時差為建設標準,打造文旅特色零工市場。目前建成2個零工市場,4個零工驛站。線上方面:已開發啟用“鯉城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通過建設“就業人員信息庫”、“就業崗位信息庫”,采集登記全區靈活用工的就業人員信息、職業培訓需求信息、崗位信息。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實現人崗精準匹配,將匹配結果推送給勞動者和雇主;線下方面:已依托鯉中街道促進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嵌入式服務設施,規劃有前臺接待區、自助服務區、職業技能培訓區等功能性空間。通過線下場景的延伸,持續為酒店餐飲,景區服務員、講解員,導游,文創產品制作等行業群體日?;_展各類專業培訓課程,通過崗前培訓增強自覺服務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提供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服務,滿足不同企業對于勞動者技能要求。
三、著力素質賦能,強化培訓增才干
持續推進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技能鯉城”六大行動。一是抓好載體建設。推進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推動高新區、經貿學院以“校企合作、產訓結合、示范引領、融合發展”為原則開展深度對接并申報參評,打造集技能培訓、技有評價、技能競賽、技能交流等為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載體。持續優化技能人才成長環境,通過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選樹一批技藝精湛、素質優秀的技能大師,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帶徒傳技、推廣應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薦黃珊珊、詹寧寧參評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其中,黃珊珊大師工作室獲評“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莊建昌、陳恒錫大師工作室獲評“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二是抓好技能培訓。每季度梳理匯總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計劃并集中向社會公布,滿足不同就業形態勞動者個性化需求,助力求職者“提技能”“漲身價”。主動與文旅、應急等部門溝通對接,組織文旅人才(民宿方向)、應急救援、電子商務、勞資管理、育嬰員等職業技能培訓。聯合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開辦2024屆畢業生就業技能再造培訓班,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為該校4642名學生提供公益免費的就業技能培訓。2024年以來共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6個班次、項目制59班次、見證補貼培訓13班次、馬蘭花創業培訓8班次共116期,培訓9636人,取得各類結業證書4705本,技能等級證書1183本(省平臺實際支付數且含失業險技技能提升),專項證書215本,發放補貼452.22萬元(含培訓券236.215萬)。堅持“以賽促培”“以賽代評”,已舉辦“漫步古城 視見美好”療休養短視頻制作技能競賽、“泉州市人工智能算法崗位技能競賽”等競賽11場。三是抓好人才培養。依托現有的國家、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技能大師“名師帶徒”等培養制度,鼓勵技能人才參評各類表彰項目,2024年新增“鯉城區技能大師”10人,新增“市級技能大師”王啟燦、許艷清、戴良水3人。
四、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傳播渠道
一是載體豐富。為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宣傳服務水平,我局通過短信、5G多媒體消息、朋友圈廣告、公眾號推送及依托東南網、鯉城微事等官方媒體報道等多個途徑,進行惠企政策宣傳、崗位推介,2024年以來共推送各類宣傳信息40余萬條。二是成效鮮明。2024年以來,我局“穩就業、促提升”工作得到了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東南網等主流媒體,省人社廳、泉州政務、鯉城微事等官方媒體刊發報道60余篇次,兩次得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其中我區家庭教育指導“項目制”技能培訓班開班,助力有務工需求的求職者就近就地就業的做法首次登上央視,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朝聞天下》欄目、央視新聞客戶端通過視頻、 文字形式予以報道。
五、下年度計劃
一是繼續開展技能提升行動。把項目制作為工作重點,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推動企業培訓、就業重點群體培訓等項目有序開展,對符合規定的企業,給予相應補貼。同時加大校企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能提升行動。
二是繼續做好社會保險補貼工作。為我區靈活就業人員實行社保補貼政策,進一步減輕我區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費用負擔,促進社會穩定。
三是強化用工保障。持續推進“春風行動”“校企對接招聘活動”等專項活動,舉辦現場招聘會、進校園招聘會、就業援助及人社干部進企業等活動。鞏固和擴展與省內外的勞務協作聯系,加大校企合作,為我區企業搭建用工互助平臺。落實各項惠企政策,進一步開展援企穩就業工作,擴大企業受益面,及時為企業減壓賦能,為居民穩就業做好保障。